Sunday, 30 December 2007
C L I C K ~ Ch.15
改中史notes
Monday, 24 December 2007
中史考試筆記
隋-
建立- 楊堅之父為北周開國功臣,女為周宣帝后,外孫周靜帝只有8歲,即入宮輔政。公元581廢其自立,國號隋,為隋文帝,定都大興。
統一- 當時南方仍有陳朝,588年,隋文帝命其子楊廣率五十萬軍南下;次年攻陷陳都建康,虜後主及百官,陳亡;南北歸一。
意義- 統一南北使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開啟隋唐國家興盛之局面。
一) 結束分裂局面有利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及發展。
二) 促成唐之興盛-隋雖短暫,但在政、經、交通及國防等方面多有建樹,為後來唐之興盛奠下基礎。
三) 有利民族融合-南北朝以來,中原漢人、北方胡族、南方閩越各族接觸頻繁,逐漸融合;統一國家有利進一步的融合和共同發展。
開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年間孜孜求治,在政制改革、經濟民生方面有重大成就,史稱「開皇之治」。
經濟文生:
一)削弱豪強勢力→下令整理全國戶籍,搜查豪強控制的隱漏農戶→增加納稅戶口
二)「均田制」→授田予民 三)廣設倉窖→儲糧備荒
政制改革方面:
一) 中央設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為宰相
二) 州、郡、縣三級→州、縣兩級,裁去冗員
三) 採用「分科選拔」
建設成就- 文帝及煬帝相繼進行了多項建設,對當時或後世都發揮很大的作用,尤以南北大運河的開通,影響最大。
一) 營造兩都-文帝於長安東南營造大興城為新都;煬帝在洛陽西面營造新的城池為東都→使兩個古都重新成為統一國家的政經中心。
二) 重修長城-文帝修靈武至朔方的長城,煬帝修榆林至紫河的長城→穩固國防,防護突厥等北方外族入侵。
三) 開鑿運河-文帝開鑿關中的廣通渠(大興至潼關);煬帝開通南北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及江南河四段→成為兩都以至西北、東北邊防重要補給線。
四) 修築馳道-洛陽至 洲和榆林至薊城→連貫交通,加強邊防。
五) 廣設倉窖-文帝及煬帝在沿河地帶設倉為國家儲糧之所,又在民間設義倉儲糧避荒→府庫充實,至唐初仍有隋糧可用。
失政及速亡-
文帝失政:
一) 文帝雖崇尚節儉並以身作則,但過於吞嗇,如在災荒也不肯開倉賑災。
二) 文帝生性多疑,猜忌臣下,不少開國功臣被貶或殺。如宰相高熲,對開國定制有功,但被貶為平民。
三) 次子楊廣善於迎合父皇之喜好,又得母后寵愛,在其面前中傷兄長,暗中勾結大臣楊素、宇文述等。文帝失察,廢太子想勇改立楊廣,是為其晚年一大過失。 煬帝暴政:
四) 濫用民力-營建洛陽時每月服役民工達二百萬人,開鑿運河用數百萬人,其他不計其數。
五) 三遊江都-其在位多年,留在京城卻不夠一年,三遊江都連隨行妃嬪、百官及侍衛上萬,護送騎兵廿萬,船五千,挽船人八萬,沿途各地要供需,甚至要人民預支幾年稅。
六) 三征高麗-動員幾百萬但都敗走,連婦女亦要征用之餘,工匠趕工之死不計其數,共死百多萬人。
速亡:
七) 隋未遇嚴重災荒,但政府沒有開倉。人民沒法生活起來反抗,各地豪強官吏則割據稱雄。 八) 太原太守李淵乘機起事,攻入長安另立恭帝,尊稱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廢各稱苛稅重役得百姓的擁護。另一方面,隋煬帝仍沉迷荒淫生活中,群臣把他縊死;李淵迫恭帝退位,稱帝建唐,隋亡。
唐-
唐高祖憑仗優越身世(祖父被封唐國公)及正確的策略成為勝利者。617年,李淵起兵反隋攻入長安,佔永豐倉及長安府庫,得大量糧食;次年隋煬帝被弒,李淵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以長安(即隋大興)為都。唐初各地仍爭戰不休,唐前後用了十年時間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至唐太宗初年全國統一。
玄武門之變-
它是唐初一場兄弟互相殘殺的政變。李世民本跟兄長李建成及弟李元吉不和,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於長安宮北部之玄武門發動政變,殺建成及元吉。四日後高祖禪位於李世民,自為太上皇。
貞觀之治-
李世民為高祖之次子,以玄武門之變取得帝位。即位後改元貞觀。在位二十多年,以隋速亡為訓,勵精圖治,開創唐興盛局面,民生安定,四夷賓服,史稱貞觀之治。
一) 政制-確立中央的三省六部制,明確劃分三省宰相的職權。
二) 政制-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房玄齡富有謀略,杜如晦善於決斷,魏徵直言敢諫。
三) 政制-重地方吏治,把各州刺史名寫在宮裡屏風上,隨時記下其功過。
四) 政制-巡察全國官吏,考核得失。
五) 文教-注重進士科選舉,確立科舉制以選拔人材。
六) 文教-設弘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設專科律學、醫學、算學等,又延攬名儒出任學官;地方上亦有州學及縣學。
七) 經濟-行均田制及租庸調制,政府授田於民種作,輕徭薄賦,改善民生。
八) 民生-記隋速亡之訓,寬減刑法。
九) 外交-當時有少數民族如突厥、吐蕃等,威脅唐的安全,唐太宗根據個別情況,採取征伐、保護、招撫得不同措施,使各族先後歸附,尊其為天可汗,唐當時疆域比秦、漢時還大。
武后稱帝-
唐高宗初年之年號為永徽,永徽年間高宗維持貞觀的政風,史稱永徽之治。高宗玄期多病,漸把政事交予皇后武則天處理。後來唐中宗即位,武則天更臨朝稱制,相繼廢中宗及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唐國號為周,史稱武周,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基本上繼承了太宗的政策,使唐的國勢能繼續發展。但她任用殘酷的官吏,實行高壓政策,大開告密之門,殺害異己。武周維持了十五年(690-705),群臣趁武則天病危,迎立唐中宗復位,並恢復唐的國號。
開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前,曾平息韋后之亂。玄宗在位前期,年號開元,銳意革除武、韋時期的弊政,孜孜求治,政績比美貞觀之治。
一) 政治-任用賢臣-用姚崇、宋璟為相。姚崇多謀善斷,宋璟刑賞無私,樹立良好政風。
二) 政治-澄清吏治-整頓武周後期以來弊政→地方設採訪使→監督州縣政務,考核官吏政績→裁不合格的冗員→+管治能力。
三) 文教-玄宗重視文教,禮聘名儒入宮侍學:設集賢院,搜集及整理典籍。
四) 經濟-派人查戶口、田地→+稅收→貞觀時期的經濟進一步發展。 結果:唐的國力到達巔峰,形成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稱開元之治。
安史之亂-
玄宗在位後期改年號為天寶,當時,國家昇平已久,玄宗日漸驕奢,耽於逸樂,疏於理政,引發安史之亂。
一) 朝政敗壞-玄宗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沉迷享樂,荒廢朝政;先後任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共當權達廿年,使朝政腐敗。李林甫更主張以胡人為將,使安祿山有機可乘。
二) 節度使權力過大-開元年間朝延於沿邊要地設十大兵鎮,長官稱之節度使,原負責軍事→加強邊防。及至天寶年間,節度使兼管行政、財政權,十大兵鎮共兵五十萬而中央不足十萬,胡人出任多,而產生離異之心。
三) 胡人安祿山甚得玄宗寵信,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控制黃河以北軍政大權,因而蓄謀反叛。
經過:安史之亂即胡人安祿山及其部將史思明相繼叛亂,持續八年,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始被平息。
一)755年,安祿山借口討伐楊國忠起兵叛亂,從范陽南下,速佔洛陽,自稱大燕皇帝。
二)長安東之潼關失守,唐玄宗即奔蜀(意味讓位)。途經馬嵬驛,軍隊譁變,殺楊國宗,迫唐玄宗縊死楊貴紀才繼續向西逃亡。
三)安祿山佔步安,玄宗蜀中(益州)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他用郭子儀,李光弼為帥,借回紇兵反攻叛軍。
四)安祿山被子安慶緒殺,唐軍收復長安及洛陽。不久史思明殺安慶緒,攻佔洛陽,又被子史朝義所殺,762年,新即位之代宗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次年史朝義為部下迫死,叛亂結束。 影響:安史之亂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國勢由巔峰急跌。
一) 北方大受破壞-黃河流域經八年戰亂,人口下降,經濟受到摧殘。
二) 經濟重心南移-為逃避戰火,北方人民大量向江南地區遷移,先進工具及技術亦傳人南方,促進東南地區的地區經濟,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
三) 宦官開始掌權-安史之亂發生之後,宦官李輔國參與擁立肅宗有功,得以任要職,參預軍國大政,並握禁軍,開啟唐後期宦官專權的局面。
四) 造成藩鎮割據-唐為穩定局勢,對安史之亂降將採取安撫政策,不但不追究,甚至任用其為節度使,帶來日後藩鎮割據的後果。
衰亡-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民變→覆亡
一) 藩鎮割據-唐在應變安史之亂時+了一批節度使,平定後封賞安撫時又增一批,總數四十餘個。強者擁兵自重,甚至不接受中央委派的官吏,載留賦稅。節度使死後更形同世襲,又以安史降將的節度使最為跋扈。藩鎮間常有戰亂,使政局動盪不安,以迄唐亡。
二) 唐朝宦官的受重用始於玄宗時高力士,朝中宰相如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借助高力士。從肅宗李輔國起,宦宮破例掌握禁軍之權。代宗時又設兩員樞密使,由宦官充任。由德宗起,宦官領禁軍也成定制,他們勾結強橫的藩鎮,操縱宰相的任免甚至掌握皇帝廢立,弒君犯上。
三) 唐朝晚期,穆宗起,朝中主要官員分兩派,一為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另一為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牛黨。兩派之間互相孚奪朝政的權力,又往往各自與宦官勾結,或引藩鎮為外援,擾亂朝政,共歷時近40年,史稱牛李黨爭。
四) 黃巢起事-黃巢在山東起事,其後率部轉戰東南各地,隊伍日漸擴大,達數十萬人之多,先後攻佔洛陽及長安,並於長安稱帝,國號齊;唐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又跟藩鎮聯手加上重要將領朱溫向唐投降,結果黃巢戰敗被殺。黃巢的軍隊蹂躪了唐後期的東南財賦基地,破壞了唐室的經濟命脈。
五) 朱溫降唐後賜名全忠,封為節度使,後來,朱全忠應宰相崔胤的密召帶兵入長安誅殺宦官,結更宦官弄權150年的的歷史。907年,朱全忠迫唐昭宣帝禪位,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建都開封,唐亡。
五代十國-
唐亡後,中國北部流域先後經歷了五個朝代,依次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合稱五代。五代國祚都很短,前後只有五十四年;當中四個朝都以開封為都,只有後唐設於洛陽。
一) 後梁-907年朱溫(朱全忠)所建,五代國祚最長。
二) 後唐-李存勗所建,五代中領土最廣。
三) 後晉-石敬瑭所建,他為酬謝契丹出兵相助,尊契丹主為父皇帝,自為兒皇帝,並將燕 雲之地割讓於契丹;燕 雲之地的喪失,使中國北方失去了防衛屏障,影響當時及北宋的邊境安全。
四) 後漢-劉知遠所建,是五代國祚最短的。
五) 後周-周太祖郭威革除統治者好殺的風氣,頗多善政。繼位的世宗柴榮(太祖養子)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重用儒士、整頓吏治及獎勵農桑。同時世宗編練了一支精銳的禁軍,親自指揮,南征北伐,拓展了後周的疆域,奠定了日後宋代統一的基礎。
於五代同一時期,長江留域及其以南地區,還有今北方的山西,先後出現了約十國的割據政權,史稱十國。當時南方諸國所受戰禍較少,局勢相對穩定,各國國祚亦較五代為長
一) 前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國祚二十三年,亡於後唐。
二) 吳-楊行密所建,定都揚州,國祚三十六年,亡於南唐。
三) 楚-馬殷所建,定都長沙,國祚四十五年,亡於南唐。
四) 閩-王審知所建,定都長樂,國祚三十七年,亡於南唐。
五) 南唐-徐知誥所建,定都江寧,國祚三十九年,亡於北宋。
六) 吳越-錢鏐所建,定都杭州,國祚七十二年,亡於北宋。
七) 後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國祚三十三年,亡於北宋。
八) 南漢-劉龑所建,定都廣州,國祚五十五年,亡於北宋。
九) 北漢-劉崇所建,定都太原,國祚二十九年,亡於北宋。
十) 南平-高季興所建,定都荊州,國祚四十年,亡於北宋。
周世宗英年早逝,繼位的周恭帝只有七歲。960年春,突然北方邊報告急,禁軍將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奉命率兵抵禦,行至開封城北的陳橋驛,手下將士諾譁變,將一件黃袍加在他身上,擁立其為皇帝,他立即回師逼恭帝退位,建國號宋,是為宋太祖,史稱陳橋兵變,隨後,宋朝相繼消滅中國中尚存的國家,結更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歷史上有證據證明他有心反叛,證據有二:一為黃袍加身後他立即回師,二後史書道他被黃袍加身是醉醒之時,他絕對清醒之餘,不應行軍時喝洒。
五代十國的政、經狀況
五代政局
一) 篡奪相乘-五代君主立國,大多以篡奪得來。例如朱溫篡唐自立,建立後梁;後晉、後周的開國君主都是以大臣的身分奪取帝位,甚至其後建立的宋朝也不例外,因此五代國祚很短,政局動盪。
二) 武人專權-五代的開國君主亦曾任節度使又出身軍旅,又依靠武力建國,大多缺乏政治才能,治國無方。因此五代政治無法上軌道,反而多戰,使北方處戰亂狀態,又橫徵暴,濫施刑罰,人民飽受痛苦。
三) 綱紀淪落-由於篡奪相乘,武人專權,君臣之義難以維持,道德綱常淪落,如大臣馮道,歷仕後唐至後唐四朝十個君主,還悠然自得,自稱「長樂老」。
四) 胡人掌政-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君主均為胡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被胡族統治的時間較長,政局就較動盪。胡人尚武→忽視文化教育→五代的文教水平較十國低→社會風氣敗壞,國家觀念也較薄弱。
五) 邊患威脅-當時北方邊患是契丹。石敬瑭向契丹借兵滅後唐,乃割讓燕雲之地予契丹,使華北一帶防線喪失,無險可守,其後契丹主稱帝,國號大遼,成為北宋大患。
開國君主簡介-
一) 朱溫-黃巢部將,後降唐,為宣武軍、准南軍節度使,封梁王,篡唐。
二) 李存勗-唐河東節隻使李克用之子,繼位後戰後梁,滅後梁。
三) 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投靠契丹借兵滅後唐。
四) 劉知遠-後晉河東節度使,在遼滅後晉後稱帝。
五) 郭威-後漢天雄節度使,軍士擁立。
十國經濟
南方受戰亂破壞較少,局勢較穩定。南方君主多注重發展農業生產,加上中原人口不斷避禍南徒,為南方帶來更多勞動力和生產技術,使其經濟得到好的發展,超越北方,長江流域成為新的經濟重心。另外君主重視文教,文化比北方興盛,填詞尤是盛行。
北宋-
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借陳橋兵變,建立宋朝,首都仍在開封,亦即汴京,史稱北宋。宋太祖用先南後北之策,進行統一戰爭。經太祖、太宗兩朝近廿年間,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分裂局面。不過北宋未能收復燕雲之地,疆域能與唐代相比。 太祖吸取唐未五代的歷史教訓,為防地方權力過大,君弱臣強的局面再現,按宰相趙普的建議採取強幹弱枝政策,通過軍、政、財、司法制度改革加強中央集權;但結是是流弊叢生,帶來更多新問題。
中央集權的政策-
一) 杯酒釋兵權-為集中軍權,太祖宴禁軍將領,乘機解除軍權,期後亦用同樣手段解除一些節度使的軍權。
二) 各地選拔精兵加以編練成為禁軍,老弱兵士則為廂軍,駐守本州供官府差役用→中央在兵力上有大優勢
三) 更 法-禁軍輪流守邊境,統兵將帥經常調換;戰時由皇帝臨時任命將帥帶兵作戰,以防武將擁兵跋扈。
四) 改變宰相執軍、政、財大權的制度,分割相權;設中書省掌政務,長官稱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院掌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財政由三司掌管,長官三司使,合稱「二府三司」。它們互不統屬,直接向皇帝負責→宰相權力減少-不易專權。
五) 差知州、知縣管理一州、一縣息民政,又加派通判到各州以監察各州,知州政令須通判聯署方能生效,避免知州專權。
六) 州縣的賦稅留行政費後一律由「轉運使」運往中央,地方長官不得擁大量資財。
七) 各地死刑、大案必先奏聞中央,交刑部覆審,終審權收歸中央。
利:武將不得擁兵跋扈,宰相不得專權,地方長官不能坐大,扭轉唐未五代「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局面,有利國家統一和政局的安定。
弊:官員權力分散,行政乏效率;政府架構臃腫,出現大量冗官。地方資財短缺,難以進行建設;地方軍力薄弱,難以應付變亂。宋代禁軍雖由皇帝正接控制,但經常更換統帥,「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造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現象,產生不協調,指揮困難,戰力大減。
重文輕武的政策-
北宋為免武人專權,施政有重文輕武的取向,重用文士,抑制武人→使北宋成為真正的文治政府但抑制過甚→軍威不振
一) 士人一旦科舉合格不須再選即可授官,因而使大量文人入仕。
二) 文官不只作行政,更掌樞密院、作監軍甚至為統帥。
三) 軍事決策權多在文士手中。 四) 設殿前都指揮使、馬軍都指揮使及步軍都指揮使,合為三帥,有握兵之權而冇調兵之權(歸樞密院),樞密院雖可調兵但不可掌兵。 影響 文治加強-改變五代以來尚武的風氣,武人受抑制,避免陳橋兵變之類故事重演,使北宋政局安定,文治大為加強。 軍威不振,武功不興-將領難以發揮,影響士氣,削弱戰力,後來成為對遼及西夏處守勢重要原因之一。
Thursday, 13 December 2007
C L I C K ~ Ch.14
C L I C K ~ Ch.13
C L I C K ~ Ch.12 (第二節)
C L I C K ~ Ch.11
C L I C K ~ Ch.10
C L I C K ~ Ch.9
C L I C K ~ Ch.8
C L I C K ~ Ch.7
Sunday, 9 December 2007
Problem Set No.1-4
Sunday, 2 December 2007
當黃毓民遇上蘇絲黃
Monday, 26 November 2007
C L I C K~ 前景
各國女子被掀開裙子的反應
Saturday, 24 November 2007
Polynomials Lecture
Friday, 16 November 2007
三國志人物遺失手機的反應
Tuesday, 6 November 2007
啊!!!!!
Thursday, 1 November 2007
Halloween?
Friday, 26 October 2007
30400~
Friday, 19 October 2007
三萬前夕
Sunday, 14 October 2007
C L I C K~ Ch.6 (第一節)
Friday, 12 October 2007
C L I C K~ Ch.5
Thursday, 11 October 2007
C L I C K~ Ch.4
Wednesday, 10 October 2007
C L I C K~ Ch.3
Sunday, 7 October 2007
C L I C K~ Ch.2
Saturday, 6 October 2007
作品=C L I C K
Friday, 5 October 2007
股市看法~Part II
Tuesday, 2 October 2007
股市看法~Part I
Friday, 28 September 2007
27000賀詩
Friday, 31 August 2007
賀!恆指24000!
國 際 視 野 : 美 股 波 動 港 股 衝 動
Thursday, 30 August 2007
100Q
Wednesday, 29 August 2007
某人:拉登說:中國是全球唯一絕對不能惹的國家!
Friday, 17 August 2007
大跌!

17-8-2007
5:00a.m.華爾街的過山車給我不安的感覺,我失眠了。
7:30a.m.日元大升為我吃一大驚,我盤算著港股會跌700。
9:45a.m.期指高開,我稍為吃定心丸,估計跌幅為550。
10:00a.m.港股高開近100點,但是我仍不敢樂觀……估計跌幅為500。
10:20a.m.基金沽貨喔啊啊啊----掉頭下跌200點,估計跌幅為700。
10:45a.m.港股跌約100點,希望能像華爾街一樣玩笨豬跳吧。估計跌幅為650。
11:15a.m.持不少大型股的我臉無血色,港股挫500點!中午估計跌幅為1000。
12:00noon天啊!20000的失守,250天線有危險了!估計跌幅為1200。
12:30p.m.跌近700點,和估計差300點。
1:30p.m.吃過午飯,專心看日元價,我不敢想了。估計跌幅為1800(歷史最勁)。
2:30p.m.我昏倒了!港股仆左近1000點,和估計一樣!估計跌幅為2000。失守250天線……熊市,真的來了?
2:33p.m.港股跌左1000點!估計跌幅為2000。
2:50p.m.國指跌左1000點!估計跌幅為2300。
3:30p.m.一連吃了2粒鎮定劑(說笑)後,港股笨豬跳到底了!只跌800!估計跌幅為500。
3:50p.m.啊!仲有100點就升番啦!估計升幅為50。
4:00p.m.收市,跌300。
日圓挫見117,遍地死屍冇錢執,驚現再挫112,港股幾時先升得?
好友力谷中移動,港股走法有如龍,若非臨門欠一腳,止跌為升不是夢!
Sunday, 12 August 2007
馬力安息之後 ─ 論泛民立會補選策略
Wednesday, 25 July 2007
Wednesday, 4 July 2007
下半年……
Wednesday, 23 May 2007
Wednesday, 9 May 2007
世界各國有趣的法律
Wednesday, 2 May 2007
有可能但無機會
Wednesday, 25 April 2007
官職一覽表
Wednesday, 18 April 2007
Monday, 16 April 2007
Saturday, 14 April 2007
偽基之香港 PART I
Thursday, 12 April 2007
Wednesday, 11 April 2007
時光之旅
史提分霍金(Prof. Stephen Hawking-Cambridge University)所說:
研究時空穿梭的物理學家,要小心不要被冠以怪人之名,或被指浪費公
帑研究妙想天開的事,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至已有的論據也不實在,那是很迷惑和重要的時刻。我們還不太了解時
間的本質,牛頓認為時間像條河流,時間流動,人隨水飄流,大自然利
用時間令萬事有序,時間的定義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分析人和時間的關係。在相對論中愛恩斯坦提出人或任何物體移動得
越快,時間便過得越慢。在1971年,有實驗証明愛恩斯坦是對的,實驗
利用四個原子鐘在飛機上環遊世界,希菲爾(Prof. Joe Kafele -
Christopher Newport University)和基庭(Richard Keating - US
Naval Observatory)將原子鐘所示的時間,與地面上的時間作比較,
最初他們不知道會有何結果。幾十年後的今天,現代的原子鐘比以前的
更精確,這次由倫敦國家物理實驗室與希菲爾合作做實驗,在一次越洋
飛行中量度時差,他們在飛機上問飛機師取資料,再用愛恩斯坦的方程
式算出時差。假設你會活到一百歲,並且一輩子在飛機上生活,環遊世
界,那麼你便會比其他人長命萬份之一秒。以747客機的速度來說,出
現的時差不大,旅程由倫敦出發,原子鐘顯示的是國際時間,然後到達
美國時用相同時間制比較,結果真的成功了,實驗結束時兩邊的原子鐘
時間不同,相差四十奈秒,飛機上出現時差,一如愛恩斯坦所料。但不
只原子鐘會走慢了,蟲洞兩端也會有時差,因此可能能充當時光機器。
指的是能夠隨心所欲但無法打破基本定律的人。方法是將一邊蟲洞口送
到太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將那洞內的時間拖慢,情況如747客機上的
實驗一樣,但層次更高、速度更快、旅程更長,當將這洞口帶返回地球
時,洞內的時間會比地球上的慢,比洞口的另一端更慢,蟲洞變成時光
隧道。如果我走進這洞去,我該可以從另一端回到昨天或更後的過去。
使思想非常先進,但製造時光機器的方法仍是未知之數。根據愛恩斯坦
理論所發現的蟲洞是轉瞬即逝,洞口張合得很快,快得想用它回到過去
的人不單只不能穿越進去,還會夾在洞口。而問題也不只一個,蟲洞比
原子還要小億萬倍,小得不能用,若人類想用它來穿梭時空,就要想辦
法拉開和固定洞口。
,一些帶負能源的東西。但若想要將洞口拉至一米寬讓人進出的話,就
需要約負一內量子的特殊物質(即負一木星的質量)。而一般物質都帶
有正能源的,那是否就沒有帶負能源的物質呢?時光機器便沒法成為事
實呢?不是的,在西雅圖的一所實驗室內,物理學家拉蒙諾(Prof.
Steve Lamoreaux - Washington University)便製造了負能源,而另
一物理學家維沙(Prof. Matt Visser - Washington U.)雖然是負能
源理論專家,但卻從沒見過負能源。實驗中的負能源是從真空裡產生出
的,位於兩塊平面間的小縫裡,當兩面靠近時,中間不會有長波段外的
光子,於是部份能源會被隔開,如此一來平面間的能源會比外面的能源
量低,兩平面間就產生引力,引力再把兩塊平面拉近,而這一步很重要
,因為這一步將能源密度變為負極,正是它轉化成特別物質的關鍵。實
驗中可量度出微小引力,這是科學上的大膽之舉,但可量度出負能源。
維沙說:╔我們認為這實驗可證明世上有特殊物質-負能源真的存在。╝
世上真的有負能源,將來一個思想非常先進的時空旅行家或許有足夠的
負能源將洞口拉開和固定,然後安全地回到過去。
(Kip S. Thorne)便冒險公開了有關研究論文。科恩的研究引出了志
同道合的科學家諾維哥夫(Prof. Igor Novikov Copenhagen Uni),
諾維哥夫暗裡研究時空穿梭已許多年了,主要是研究人以時空穿梭並試
圖改變歷史時會遇上的困難。
歷史,基本物理定律便會被打破,若我回到我還沒有出生的年份去,殺
死了未來的父親,那我會怎樣呢?會否立刻消失呢?要是這樣便回不到
過去,依似類推。但桌球便有助於我們明白時空穿梭的反論,剔除了人
的意願的複習問題,沒有時光機器的話,用桌球物理論解釋也很也簡單
明確,有時光機器的話情況就不同了,現在只能用這個桌球解釋。蟲洞
口A和B為例,A是入口B則是出口若一個桌球想由A洞進入,但在還沒有
進入時它已先從B洞口走出來,且撞倒了正在想進入A洞的自己,被撞的
球便沒法進入,這就是反論,用桌球解釋了袓父論。當然,這個問題已
不鮮,在文學、電影和科幻小說中也常有提及,而我們在說的不是空想
,乃是嚴肅的科學。
盾,只看能否找到沒矛盾的解釋,解釋為何桌球會撞中自己。如果桌球
也能重返過去,它就會把以前的自己撞進時光機器,球也藉著時光機器
回到過去,擊中自己,周而復始,這樣就能自圓其說了。諾維哥夫反覆
研究這條方程式後,認為只有這種解釋可以成立。這就是基本定律,萬
物不能互相矛盾,是簡單和最好不過的道理,而且有數據證明,這定律
源自基本物理。
不能改變,不能重來。但人不是機器,我們有個人意願,要是堅持己見
就能打破常規,做出不一樣的事。但諾維哥夫對這點的回應是:╔假設
我想走上一堵90度的牆上去,且不靠工具,但我不能夠,因為違反了物
理引力定律。引力令人無法走上這堵牆步行,也可說是引力限制了我的
意願。╝
障只是想像,並非真實存在,然而還有一道現時無法衝破的并障--光速
。談到光速,一切都變得詭異!若物體在空間移動越接近光速,越會進
入未來;但若超過了光速,便會回到過去的時間。雖然我們現時的物理
定律主張這點無法實現,不過或許有科學管導存在能讓人回到過去,多
年前的科學一致認同這是痴人說夢,但現在開始有理論模式顯示這是做
得到的,就是蟲洞。我們已知蟲洞存在於亞原子世界的泡沬中,但其開
口比原子小數十億倍。
史的人,如果要傳達訊息到過去,訊息就必須比光速更快,但現今物理
階段看似沒可能,不過層有過一陣國際風波,因為有人聲稱能傳達比光
速更快的訊息。實驗中的訊號被電子鏡分成兩部份(路徑)來通過預設
的設備,兩訊號通過後再量度兩者的比較。一組於空氣間流動通過,另
一組要穿過一重并障。做上述工序的人便是尼密之(Prof. Gunter Nimtz
Uni. of Cologne )尼密之分柝了一組微波訊號,在波動顯微鏡下清澈
可見在空氣中以光速傳送的一組訊號,以及另一組應該穿不過障礙的一
組,結果出乎意料之外。透過波動顯微鏡可以看到訊號,看到那一組比
較快,螢幕上兩組曲線的位置不同,其中一組較早出現,就是越過了障
礙的那一組。雖然只是大部份而不是全部穿過并障,但始終是穿過了,
而且它比光速快得多。
,此法在量子環境下可行,因為量子比原子小得多,是一個沒有規律的
世界,光子等粒子可以跳到這裡、那裡、那裡、、沒有特定規律,而光
子在末端出現時,尼等人就量度它們的速度。而另一科學家趙雷蒙
(Prof. Raymond Chiao -Uni. of California)是這方面的權威,但他
反對尼的看法,而同意他的部份言語。在尼的實驗中,光子能以光速的
一點七倍穿越障礙,趙同意量子隧道,能讓不規則光子衝破光速,但趙
與及物理學界等人卻不認同能以此不大規則的路徑來傳達訊息,趙說:
╔訊息是控制得到的,但量子隧道作用的光子是不規則的,所以不能用
來傳達訊息。>而尼的回應是:╔沒錯!部份同行說這不能通訊,於是我
們試用莫札特編號40的樂曲來以光速的四點七倍作傳送,傳送距離為十
四厘米,而傳送收錄後的樂曲,在播放時,有接近九成的音調都是正確
的。╝在這點上,趙和尼的意見不一,因為我們還不知道,量子世界裡
何謂訊號?
或現象已發生在人類的歷史上很久了,簡單的說例如每每有些出色的科
學家研發出一些或發現了一些比較過頭的科學突破時,不但不能即時受
到世人的讚嘆及接受,反而被置諸不理、受人輕視等等。但過了一陣子
的歲月時(研發者已去世時),人們不但異口同聲的讚賞這神奇的發現
還會做一些表面看來很推崇的事情,例如我們有:伽俚略號、泰斯拉線
圈、、、等等,總之是用了已故成就者名字命名的東西,不過在他們在
生的時候是不可能有人這樣推崇他的!不知讀者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
?筆者常自問為什麼不能在當時來一起繼續深造下去新發現的科學?如
果每個出色的科學家都能像萊特兄弟為實現人類能飛行這個夢想這般窮
追不捨的鑽研的話,人類的科學和生活的改善將比現有的先進,例如泰
斯拉技術起碼晚了八十年!希望我們的後世人不會有一個名叫"尼密之超
光速傳送器"的東西啊!
札特樂曲的實驗,他幾乎被視為瘋子,反對者說那只是訊號流和載波,
尼被以波紋的寬度反駁,但得不到他人支持。無論如何,這引發了以思
想過程做的有趣模疑實驗,德文為"紀登勤實驗",是將訊息傳到宇宙遠
處的話會怎樣?比光速快的話,訊息就會回到過去。假設一個"紀登勤
實驗",如果我要將你出生的訊息用光速傳到遠方星球去,而在你二十
歲時再傳一次你已是二十歲,後來的訊息會比二十年前的先到達,如果
那障礙橫晅地球與那星球,理論上就會產生隧道作用,傳送比光速更快
的訊息。也許有一天我們思想先進的子孫,能輕易或者甚至用蟲洞回到
過去。
沒有充斥著未來的人?╝而這論調大有相榷餘地,也許穿梭時空的人還
不能來到我們這年代,也可能他們來自許多年後的未來,要重返愈遠古
的過後費用便愈貴,又可能他們已在我們四周,只是看不見,又可能已
看見,但我們會以為他們是UFO或鬼魅。物理定律設下了回到過去時空
的底線,在相對論中指出縱使發明了時光機器,也不能回到機器誕生前
的時代,無論如何這點是相對論的不二規則,因為我們還沒有發明時光
機器。我們不能回到出生前的過去殺死父親,但我們的孫兒就有可能回
來殺死我?我們無法變改變歷史,但未來的人能改變他們的歷史?這不
矛盾,如果時空穿梭和物理定律都是真的,這就是一定會發生的怪事,
但整件事都只是理論,基本物理定律都是假設,唯有量子力學才能解釋
一切。如果你回到過去改變某些事物,最後必會置身於另一個平行的宇
宙,無法再返回本身來自的那重宇宙,因為你被困住了,這理論名叫"
多重宇宙理論",而這理論提供了解釋殺父謬誤的說法。
能夠實現,他用複習的量子學解釋為何未來的人沒有在現代出現,簡單
來說宇宙由不規則的量子組成,萬物由不規則的分量子組成,杜治所說
的不規則屬更大層面,量子力學認為世上不止一個宇宙,有些相似,有
些不一樣,有些空間和我們的空間只相差一顆光子或量子,差別較大的
不會見到我們,有些甚至沒有我的存在。這是以不規則定律所作的大膽
推論,杜治認為每顆量子代表一個空間,他說的不是夢話,他有真憑實
據,而且是物理學生必會做的著名實驗,這個實驗歷史悠久,源自1909
年。在實驗中要有光源(光束型),光源會被鏡子反射到這些縫隙裡去
,隔片上有兩縫隙,在攝影機裡可以看見那初步形成的交錯圖案,所謂
交錯圖案就是鏡頭中間一組昏暗的條紋,有兩條縫時才會出現。因為有
兩條縫時,光源就會分走兩邊,然後就像漣漪交錯,有時候漣漪會融合
,有時會互相抵消產生條紋,如果用濾鏡將光的強度減弱至只有一顆光
子能穿越縫隙,在液體氮下就會清楚看見一束光,在氮氣下光束四散,
去到濾鏡前便停止,而濾鏡隔開了肉眼所見的一切,但攝影機會拍攝到
流過去的光子。光子一顆一顆的穿過夾縫,因此在螢幕上該只見到兩條
明亮的線,而不是會交錯的條紋,但事實上並非如似,從電腦中可看到
提示中的條紋結果。做這個單光子實驗時,多顆光子所造成的圖案,在
強光下完全一樣,人們想不透箇中原因,書本中所讀到的理論是由於光
子是粒子,也是波紋,但現在才發現那是謬論。光子其實既固定同時又
四散,杜治認為單一的光子能造出條紋,是因為附近另有肉眼看不見的
光子,我們看不見的光子是另一個空間的光子,這宇宙在我們附近撞擊
原有的光子,令它們改變方向,這實驗結果是杜治所見過最古怪的。它
充份證明了世上不止有一個空間,否則不會有以上的實驗結果。
一個人回到過去是不一定會回到自己的空間,而是到了另外的。但有很
多守舊的科學家還未太接受,就如諾維哥夫、科恩他說:╔我不敢說他
不對,但如果要打賭,我就不敢說複習的了,我喜愛簡單的單一空間宇
宙論。╝而霍金也喜歡打賭,他與科恩就宇宙的本質打賭多年,在1974
年他們打賭天鵝座X-1源是否一個黑洞,十六年後霍金終於向科恩認輸
。要實現時空旅行就需要用相對論來闡釋宇宙結構,又要用量子力學來
闡釋當中細節,但這理論互有矛盾,因此要有一套能結合兩者的新理論。
力論也和時空穿梭有關。宇宙另一端的龐大引力、黑洞中心及假設的單
一性會在人藉著蟲洞穿越時空時出現,當發現蟲洞基於相對論而有可能
被用作時光機器後,有科學家要想盡辦法來阻止,他說時空穿梭很荒謬
,有違自然定律,最後他想出一個頗牽強的理論來阻止別人製造和摧毀
任何時光機器,就是假設有兩個蟲洞口,要利用來作時空穿梭,先將一
個以盡量接近光速送上太空,回程時會轉化成時光機器,便能利用它回
到過去,但在它回程變成時光機器前,以數據來看,它會突然爆炸,那
就再沒有時光機器了!何解?似乎是因為粒子會不斷在時空來回,大大
提高了能源密度,將時空扭曲,因此無法穿梭時空。提出以上學說之人
便是科學家科恩。但科恩發現了有個問題,由於有量子化重力,能源密
度可能不足以令蟲洞爆炸,當發現時光機器快將爆炸時,就在開動它的
那一剎,新理論會取代原有的理論,因為新的量子化重力論會蓋過舊論
,那科恩想以爆炸論來阻止別人製造和摧毀任何時光機器的計劃便會失
敗。
一波又起,科恩拿這結果告訴霍金,問他的意見,但霍守舊地不接受這
理論,他一成不變的還深信會爆炸,時光機器便不能誕生,他們爭論了
一陣子,出人意表地,一切返回零,連科恩也選擇牽強的爆炸論!但這
理論涉及不存在的量子化重力,不肯定它對時光機器或蟲洞的影響,霍
沾沾自喜自得其樂的稱之為時間防護推測論說,說能保護歷史學家的天
地。於阻止未來人回到現代而言,最具效力的是科的爆炸論,他的理論
建於推測時間防護之上,但推測的可信性比定律低,仍有很大機會是錯
誤的,這就是推測的定義,在數學上推測就是挑戰,供後人證明或推翻
。那並非定律或理論,只是推測,因為還不能肯定爆炸論是否真的可行
。一個出色的科學家是不會輕言放棄,永不言敗是他們的嗜好,牛角尖
是他們工作的地方,守舊的思想和只因已知定律規限做事,或思想的人
,輕易立論說這樣不能那樣不能,只把已知定律局限常掛在嘴邊用作逃
避的藉口與交代,把自己困在死角即是對它說你已投降你不敢挑戰它,
有時成功的科學家是能衝破并障和帶領著全人類的幸福與成功科技前進
,成功的都不會多口沬,默默耕耘,回報終會找上他。
律,他定會找到方法出來。科恩則說在十至十五年後就有分曉,當科學
家能完全瞭解量子化重力論時,他便會下重注與霍金打賭,只是他不會
願意接受。霍說他不會與任何人打賭時光機器的可能性,因為他說害怕
對方是來自未來的人,已心中有數。
淺談最後和超弦理論
一分鐘便漫延一百兆哩,雖然冷卻得極快,平均的溫度仍有十億度。
可能你會問,宇宙一定是要這樣子演化的嗎?可改變嗎?如果我們可
以回到創世的一刻,看到最初的粒子和作用力,也許就會了解宇宙的面
貌,甚至可以看出物理學家所謂的 "最後理論" (Final Theory),一
個極為簡單的方程式,這也可以解釋萬物。自然界充滿了複雜的事物,
萬物各不相同,但科學家喜歡在其中找出關連--複雜背後的單純,而你
愈是了解自然愈是覺得它單純,因此我認為能夠找出 "最後理論" ,因
為複雜化可以不斷延續,但簡化就一定有終點。物理學不斷將自然化繁
為簡,最後可以簡化到甚麼地步?就是簡到無可再簡。在二次大戰後,
科學家驚覺到簡化之夢逐漸破滅,從追求簡化的實驗中,卻發現內裡更
雜複的面貌。
高能質子同步穩相加速器的發源地--加州柏克來大學,擁有世上功率
最大的原子核分裂加速器(Atom Smasher),揭開了新科學紀元的序幕
。原子核分裂加速器以加速次原子粒子撞擊其他原子,而隨著更精確、
解像度更高的科技,撞擊實驗結果顯示,我們探測到更微細的世界,粒
子軌跡的照片,卻把科學家從簡化目的的出發點帶到揭露了一些更複雜
及新的基本粒子的地步,這些新發現的基本粒子和質子、中子、電子一
樣基本。原子彈之父 "奧本海默" 說笑地說:╔該年如果有那位科學家
沒有發現新的粒子,就該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了。╝
有數百種看似和質子一樣基本的粒子,顯然,如果基本有任何意義,
這些粒子內應有更基本的粒子。很多科學家很不喜歡此一日趨複雜的局
面。在 1964 年,科學家 "Murray Gell-Mann(蓋爾曼)" 公佈了三種
新的基本粒子,其中一種他稱之為 "Quarks(夸克)" ,和微中子一樣
是很細小和很難証實(在當時)的,夸克也許存在,但它們仍很詭異,
對於科學概念膚淺的人來說,它簡直是無法以大小來形容。而科學家更
以 "點" 形容它們。come on!什麼叫做 "點" ? "點"怎會有質量和電
荷?,它是個旋轉的球體,具有質量、電荷和轉速等,測量得出的屬性
,但它會在你眼前消失,消失成一點,只留下旋轉、電子和質子,這就
是點粒子。
藉著夸克,科學家又朝著基本粒子邁進一大步,構成萬物的基本粒子
,科學家除了尋找單一基本粒子,也在尋找支配萬物的單一作用力,這
是愛恩斯坦在最後二十五年尋覓的目標,有幾次他以為已找到了,但後
來他發覺自已的解答有重大瑕疵。愛恩斯坦研究統一場論時確認重力和
電磁力的存在,而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就在後期。弱作用力是多種放射
線的成因;強作用力就是維繫原子核的力量,原子核內充滿了帶正電荷
的質子,如果沒有力量結合它們將互相飛散,所以強作用力使質子聚在
一起。但突然間,四種基本作用力被簡化為三種(弱作用力和電磁力是
屬於同一種作用力),改變了理論物理學的版圖。而為了証實這點,歐
盟用了一億五千萬元改良歐盟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碰撞實驗造成的次元
子粒子碎片能証實弱作用力和電磁力是屬於同一種作用力,所以四種基
本作用力被簡化為三種了。
但尋找統一場的工作仍在進行,在八十年代,理論物理學家提出在物
質中心有微乎其微的震動的弦,弦理論是繼愛恩斯坦後物理學的最大發
現,它也許是最終的理論,足以解釋宇宙萬物。畢達哥拉斯的信徒相信
音樂是自然的語言,和諧的弦音也就是宇宙的和諧,他們認為到處充滿
了天體的樂聲,但可惜這種概念沒有什麼用,因為它無法解釋基本粒子
,而現今科學家相信如果有能看穿電子的顯微鏡,便能看到一條震動的
弦,弦音改變時它就會變成夸克、變成重力、變成光,也就是說人體是
由一大堆弦構成,支配弦的定律是彼此之間的和諧,也就是物理定律。
理論物理學家常將弦視為極少的封閉圈,就像是橡皮筋,一般的物質、
時空和能量,只是弦的震動,在物理學家的眼中,它們既美麗、優雅又
簡單,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物,但是只能以數學描述它們、、、Y,A,B,
C,D,、、、等式左邊是一個指數的超對稱定定義,表示超空間的拓樸只
能由多重玻子的拓樸求出,數學和理論物理學可說是超感覺器官。我們
無法變得和原子一樣小,也無法變得和中子一樣小,但靠著數學及思考
觀察微小的事物,我們便能明確地表達它。
弦理論最怪異的一點是它只適用於十維以上的空間,因此會有人說:
"這不合常理呀!",但宇宙豈是常理能解釋的呢,宇宙那會管常理是什
麼!所以物理學家就像囚犯,受限於數學,只能在數學和實驗範圍內活
動。但科學家正在探索四種基本作用力,而這正是這套理論的專長,科
學家也正在研究和解釋宇宙的理論,而弦理論現在似乎很難做些什麼,
但這套理論可以改變人類文明的走向,你的子孫將來或能掌握統一場理
論,但現在沒有人知道弦理論是否是 "最後理論(Final Theory)" ,
如果不是,物理學家將繼續探索。因為神秘是最美麗的體驗,它是所有
科學的起源。
月球是外星人製造的?(本文作者:呂應鐘先生)
月球,跟隨地球不知多少年了?也許地球上還沒有人類之前,它
就在天天看著地球。以前,大家都說月裡有一座廣寒宮,住著一
位古代美女 ─ 嫦娥、一隻白兔,還有一位天天在砍伐桂樹的吳
剛。然而,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美國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登
陸月球,沒有看到廣寒宮,也沒有找到嫦娥和白兔,更沒有桂樹
和吳剛,於是許多人的美麗幻想成為科學的失望。但是,時至今
日,太空人登陸月球已有26年了,人類對月球的瞭解並沒有增加
,反而由於從太空人留在月球上的儀器,得到更多的不解資料,
讓科學家愈來愈迷惑,每當夜晚抬頭望向月球之時,產生既熟悉
又陌生的複雜情緒,不禁要問:月亮呀!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妳
的真相?
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第一個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
,是在46億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凝聚而成的;第二個假
說是月球係由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後來形成太平洋;第三個
假說是月球為宇宙中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
力場捕獲,而環繞地球。原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
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
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同。地球是鐵多矽少,
月球是鐵少矽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卻很多,因此証明月球不
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同樣的原因,也使得
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億年前經過相
同過程形成的,那麼成分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麼大呢?
所以,科學家只好也放棄第一種說法。只剩第三種說法了,可是
如果是其它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系後,太陽引力比地球引
力大很多倍,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
受到地球的引力而留在地球上空的。這三種「正統科學家」提出
的假說,沒有一項能解答所有疑問,也沒有一項經得起嚴格的質
問。事實上,時至今日,「月球來自何處」,仍是天文學未定之
論。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離奇
,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學」的字眼來批評的。
現在舉出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現象,讓大家用心想
一想。月球離地球,平圴距離約為38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
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里。兩兩相除,我們得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
約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遠。太陽直徑約為 138萬公里,月球直徑
約為 3400多公里,兩兩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 395倍大。
395倍,多麼巧合的數字,它告訴我們什麼信息?大家想想看,太
陽直徑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陽郤離地球有395倍遠,那麼,
由於距離抵銷了大小,使這兩個天體在地球上空看起來,它們的
圓面就變得一樣大了 !這個現象是自然界產生的,或是人為的?
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體?從地面上看過去,兩個約略同大的
天體,一個管白天,一個管夜睌,太陽系中,還沒有第二個同例
。著名科學家艾西莫夫曾說過:「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
球不應該出現在那裡。」他又說:「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蝕,
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學上找不出理由解釋此種現象,
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難道只是巧合嗎?有些科學家並不這麼
認為。科學家謝頓(Willian R. Shelton)在《羸得月亮》一書中說:
「要使太空船在軌道上運行,必須以每小時18,000哩的速度在
100哩的太空中飛行才可以達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現有軌
道上,與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確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
行。」問題是:這樣的條件不是自然天體做得到的,那麼,為何
如此?
太陽系的行星擁有衛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地球卻擁有
一個大得「不自然」的衛星 ─ 月球,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星,
月球的體積和其行星 ─ 地球相比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來看看下
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里,衛星月球直徑3,467公里,是地球
的27%。火星直徑6,787公里,有二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里,
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 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
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
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看一看,
其它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之五,但是我們旳
月球卻大到百分之二十七,這樣比較之後,是不是發現月球實在
「大得不自然」了。這個資料,又在告訴我們,月球的確不尋常
。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
球上也有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10哩的隕石
,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撞到地球或
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隕石坑
就是如此,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
」,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
直徑郤有186哩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是事
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
。為什麼如此?大文學家無法圓滿解釋,也不去解釋,因為心裡
清楚,一解釋就會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因為,只能用月球
表面約四哩深處下有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無法讓隕石穿透
,所以,才使所有的隕石坑都很淺。那麼,那一層很硬的物質結
構是什麼?
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岩,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岩含有大
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等,這些金屬都
很堅硬、耐高溫、抗腐蝕。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
至少得在2、3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
冷星球」,起碼30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因此月球上如何產
生如此多需要高溫的金屬元素呢?
而且,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 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後,發
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為自然界不會
有純鐵礦。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表示了什麼?表示這些金屬不是
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提煉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是誰在什麼時
候提煉這些金屬的?
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它旳背面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後,
人類才能窺視容顏。以前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應和正面差不多
,也有很多隕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太空船照片卻顯示大為不同
,月球背面竟然相當崎嶇不平,絕大多數是小隕石坑和山脈,只
有很少的熔岩海。此種差異性,科學家無法想出解答,照理論言
,月球是太空中自然星體,不管那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的
機率應該相同,怎會有內外之分呢?月球為何永遠以同一面向著
地球?科學家旳說法是說它以每小時 16.56公里的速度自轉,另
一方面也在繞著地球公轉,它自轉一周的時間正好和公轉一周的
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太陽系其它行星的衛
星都沒有這種情形,為何月球「正好」如此,這又是一種巧合中
的巧合嗎?難道除了巧合之外,不能找一些其它的解釋嗎?
月球曾發生過不少無解的現象,數百年來的天文學家不知已看過
多少次了。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學家卡西尼就曾發現月
球上出現一片雲。一七八六年四月,現代天文學之父威廉赫塞爾
發現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發,但是科學家認為月球在過去三十
億年來已沒有火山活動了,那麼這些「火山」是什麼?一八四三
年曾繪製數百張月球地圖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史谷脫,發現原來
約有10公里寬的利尼坑正在逐漸變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個小
點,周圍全是白色沈積物,科學家不知原因為何?一八八二年四
月廿四日,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亞里斯多德區」出現不明移動
物體。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達爾文牆」出現三個明亮
光點。一九五四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天文台台長和
其助手,觀察到皮克洛米尼坑裡面,出現一道黑線,過不久就消
失了。一九五五年九月八日,「泰洛斯坑」邊緣出現二次閃光。
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學的豐田博土觀察到數個黑
色物體,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
蘇俄無人探測船月神九號登陸「雨海」後,拍到二排塔狀結構物
,矩離相等,依凡桑德生博士說:「它們能形成很強的日光反射
,很像跑道旁的記號。」伊凡諾夫博士從其陰影長度估計,大約
有15層樓高,他說:「附近沒有任何高地能使這些岩石滾落到現
在位置,並且成幾何形式排列。」另外,月神九號也在「風暴海
」邊緣拍到一個神祕洞穴,月球專家威金斯博士因為自己也曾在
卡西尼A坑發現一個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這些圓洞是通往月球
內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國軌道二號探測船在距「寧靜
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數個金字塔形結構物,科學家估計高
度在15至25公尺高,也是以幾何形式排列,而且顏色比周圍岩石
和土壤要淡,顯然不是自然物。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學
家組成的蒙特婁小組發現「寧靜海」出現「四周呈紫色的黑雲」
。這些奇異現象,不是一般的外行人發現,全是天文學家和太空
探測器的報告,意味著:月球上有人類未知的神祕!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四日,太陽神八號太空船在調查將來的登陸
地點時,遇到一個巨大、約l0平方英里的大幽浮,但在繞行第二
圈時,就沒有再看到此物。它是什麼?沒人知曉。太陽神十號太
空船也在離月面上空五萬呎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不明物體飛升,
接近他們,這次遭遇拍下了紀錄片。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太
陽神十一號太空船載著三位太空人奔向月球,他們將成為第一批
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太空人看到前方有個不尋
常物體,起初以為是農神四號火箭推進器,便呼叫太空中心確認
一下,誰知太空中心告訴他們,農神四號推進器距他們有六千英
里遠。太空人用雙筒望遠鏡看,那個物體呈L狀,阿姆斯壯說:
「像個打開的手提箱。」再用六分儀去看,像個圓筒狀。另一位
太空人艾德林說:「我們也看到數個小物體掠過,當時有點振動
,然後,又看到這較亮的物體掠過」。七月廿一日,當艾德林進
入登月小艇做最後系統檢查時,突然出現二個幽浮,其中一個較
大且亮,速度極快,從前方平行飛過後就消失,數秒鐘後又出現
,此時兩個物體中間射出光束互相連接,又突然分開,以極快速
度上升消失。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時,控制台呼叫:「那裡
是什麼?任務控制台呼叫太陽神十一號。」太陽神十一號竟如此
回答:「這些寶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無法
相信,我告訴你,那裡有其它的太空船在那裡,……在遠處的環
形坑邊緣,排列著,……他們在月球上注視著我們……。」蘇俄
科學家阿查查博士說:「根據我們截獲的電訊顯示,在太空船一
登陸時,與幽浮接觸之事馬上被報告出來。」一九六九年十一月
廿日,太陽神十二號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發現幽浮。一
九七一年八月太陽神十五號,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陽神十六號,一
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陽神十七號,……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陸月
球時.見過幽浮。科學家蓋利曾說過:「幾乎所有太空人都曾見
過不明飛行物體。」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華說:「現在只有
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來自何處?」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約翰楊格
說:「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確定的事。」一九七九年
,美國太空總署前任通訊部主任莫里士.查特連表示「與幽浮相
遇」在總署裡是一平常事,並說:「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離
或極近距離內被幽浮跟蹤過,每當一發生,太空人便和任務中心
通話。」數年後,阿姆斯壯透露一些內容:「它真是不可思議…
…,我們都被警示過,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
的,……我只能說,他們的太空船比我們的還優異,它們真的很
大……。」數以千計的月球神祕現象,如神祕閃光、白雲、黑雲
、結構物、幽浮等,全都是天文學家和科學家共睹的事實,這些
現象一直未有合理解釋,到底是什麼呢?
一九七0年,俄國科學家柴巴可夫(Alexander Scherbakov)和米凱
威新(MihKai Vasin)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太空船月球」理論,來
解釋月球起源。他們認為月球事實上不是地球的自然衛星,而是
一顆經過某種智慧生物改造的星體,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其
內部載有許多該文明的資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
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祕發現,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內部的高等生
物的傑作。當然這個說法被科學界嗤之以鼻,因為科學界還沒有
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不容否認的,確是有許多資料顯
示月球應該是「空心」的。最令科學家不解的是,登月太空人放
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儀器,其中有「月震儀」,專用來測量月球
的地殼震動狀況,結果,發現震波只是從震央向月球表層四周擴
散出去,而沒有向月球內部擴散的波,這個事實顯示月球內部是
空心的,只有一層月殼而已!因為,若是實心的月球,震波也應
該朝內部擴散才對,怎麼只在月表擴散呢?
現在,我們可以來重新架構月球理論了:月球是空心的,月殼分
為兩層,外殼是岩石及礦物層,像是自然的星體,由於隕石撞擊
月球後,只能穿透這一層,已知隕石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
四哩,所以此層厚度最多五哩。月球內殼是堅硬的人造金屬層,
厚度不知道,也許只有十哩,成分含有鐵、鈦、鉻等,能耐高溫
、高壓、腐蝕,是一種地球人未知的合金。因為太空人安裝在月
球,表面的月震儀顯示震波只在月表傳遞,而不深入內部,可見
月球的確只有這兩層月殼。既然如此,月球就不是自然界的,它
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經過精細計算,將月球從他們的星系迎
到太陽系來,擺在現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在夜間看到它,
而且和太陽一樣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種理論都不對。「造月
的人」讓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因為這一面有不少控制地球
的設備。他們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內部,因為月球表面日夜溫差
太大,中午最熱是攝氏 127度,夜間最泠是零下 l83度,不適合
居住,所以都住在內部。他們巳發展出飛碟,經常飛出外面做些
研究或修護儀器,並注意地球人的動靜,有時被地球太空人看到
,有時被地面上的望遠鏡觀測到。「造月的人」是那一種外星人
?他們來此有多久了?我們目前都還不知道。也許不久,地球人
就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了。我用科學無法解釋的實際月球現象,來
重新架構月球的理論,「圓滿的」將月球之謎……解答,有誰能
說這樣做是「不科學」呢?
凡是遇到不守規矩的人,往往會出面去舉報那人。但是只要你用這些網名,就OK啦~!!
Tuesday, 10 April 2007
升跌多時,決戰明天!
Sunday, 8 April 2007
Saturday, 7 April 2007
Friday, 6 April 2007
Sunday, 1 April 2007
Saturday, 31 March 2007
Friday, 30 March 2007
測驗結果
Thursday, 29 March 2007
我的 思想體檢報告
Elements TD技術 I
Monday, 26 March 2007
Thursday, 22 March 2007
Wednesday, 21 March 2007
Tuesday, 20 March 2007
my life
YOUR REPORT CARD: | |
Category | Grade |
Love | A |
Friends and Family | A |
Body | C |
Mind | A+ |
Finance / Career | A+ |
Your Life's Average Grade: A | |
'What is your Life Grade?' at QuizGalaxy.com |
Wednesday, 14 March 2007
Friday, 9 March 2007
冇題
Thursday, 8 March 2007
「I will remember this, you will pay.」
Wednesday, 7 March 2007
O game
The notes 筆記欄
The following is the old list of notes available on this blog. Most junior secondary material is lost because the old FTP server provider was closed suddenly. Use the search on the right hand side for find the corresponding entry, though the text version may not be very good.
F.2
.I.S.
1)Unit 7, 8.1-4 - "living things and air" , "electricity"
2)Unit 9 "Force and rocket"
3)Unit 10,11 - "Acids and alkalis" , "Sensory"(eye)
4)Whole F2 syllabus
.Geography
1)Unit 1-9 teaching part "climate and slope"
2)Unit 18,19,21 - "Earthquake and volcanic eruption"
3)Unit 22-24 - "Farming"
E.P.A. (WARNING: some chapter is missed)
1)Unit 3-5 - "How the HKSAR is Governed"
2)Unit 6-7 - "Law"
3)Unit 15-16 -"Public health"
.History
1)Industrial Revolution
2)East-west encounters
3)Hong Kong in late 19th century to mid 20th century
.中史 (沒有香港史部分)
1)隋至北宋開國政策
2)北宋對外關係、王安石變法至南宋偏安
3)元至明(不接上)
4)整軍事史部分 ( 隋 ~ 明 )
5)古代科技發明和建設
F.3
.EPA
1)Unit 1-4 - "introduction to Hong Kong industries and economy"
2)Unit 5-7 - "trade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3)Unit 8-9 -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world"
4)Unit 13-15 - "Mass Media"
.Chemistry
1)textbook and extra- "introduction to metals and atomic structure"
2)The metals on the Earth
3)Chemical bonds
4)Materials in the modern world
.中史.Chinese History
1)晚清的革命和立憲(補充)
2)明未清初至鴉片戰爭
3)晚清的戰爭、革命和立憲
4)清末革命及軍閥混戰
5)五四運動水國共合作
.History
1)The first World War
2)The Second World War
3)The Cold War
4)The timeline of the 3 wars
5)Hong Kong in the 20th century
6)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7)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20th century
.Geography
1)The power problem in China
2)The rainforest
3)The rich and the poor
4)Japan Miracle (heavy industry)
.Biology
1)Food and Diet
2)More about food and digestion
3)Circulatory System
.Physics
1)Light,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2)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nd colours
F.4 - F.5 (NSS cirriculum, senior secondary 1, 2)
Economics
1)What is 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2)The three basic economic problems
3)Firms and Productin I
4)D&S, elasticity and intervention
5)Firms and production II
6)Efficiency and Equity
Macroeconomics
7)National inceome statistics and inflation (Unit 1-3)
Chemistry
1)Planet Earth (Unit 2-4)
2)Metals I (Unit 10-11)
3)Acid and Bases (Unit 14-17)
4)Electrochemistry (Unit 18-22)
5)Shapes of molecules, bond polarity and intermolecular forces (Unit 23-24)
6)Introduction to carbon chemistry (Unit 25-27)
Physics
1)Heat (Unit 1-4)
2)Mechanics (Unit 6-13, including gravitation)
3)Gas Law and Kinetic Theory (Unit 5; advanced heat)
4)Wave motion (Unit 14,15,19,20)
5)Optics (Unit 16-18)
Olympiad Maths
In fields
Basic Algebraic Skills
Basic Number Theory Skills
In Topics
Problems on Polynomial
Root function
Sequence
Solving Equation(Ba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