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4 December 2007

中史考試筆記

用了3小時打的,是隋到宋初政策。 

隋-

建立- 楊堅之父為北周開國功臣,女為周宣帝后,外孫周靜帝只有8歲,即入宮輔政。公元581廢其自立,國號隋,為隋文帝,定都大興。

統一- 當時南方仍有陳朝,588年,隋文帝命其子楊廣率五十萬軍南下;次年攻陷陳都建康,虜後主及百官,陳亡;南北歸一。

意義- 統一南北使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開啟隋唐國家興盛之局面。
一) 結束分裂局面有利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及發展。
二) 促成唐之興盛-隋雖短暫,但在政、經、交通及國防等方面多有建樹,為後來唐之興盛奠下基礎。
三) 有利民族融合-南北朝以來,中原漢人、北方胡族、南方閩越各族接觸頻繁,逐漸融合;統一國家有利進一步的融合和共同發展。

開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年間孜孜求治,在政制改革、經濟民生方面有重大成就,史稱「開皇之治」。

經濟文生:
一)削弱豪強勢力→下令整理全國戶籍,搜查豪強控制的隱漏農戶→增加納稅戶口
二)「均田制」→授田予民 三)廣設倉窖→儲糧備荒

政制改革方面:
一) 中央設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為宰相
二) 州、郡、縣三級→州、縣兩級,裁去冗員
三) 採用「分科選拔」

建設成就- 文帝及煬帝相繼進行了多項建設,對當時或後世都發揮很大的作用,尤以南北大運河的開通,影響最大。
一) 營造兩都-文帝於長安東南營造大興城為新都;煬帝在洛陽西面營造新的城池為東都→使兩個古都重新成為統一國家的政經中心。
二) 重修長城-文帝修靈武至朔方的長城,煬帝修榆林至紫河的長城→穩固國防,防護突厥等北方外族入侵。
三) 開鑿運河-文帝開鑿關中的廣通渠(大興至潼關);煬帝開通南北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及江南河四段→成為兩都以至西北、東北邊防重要補給線。
四) 修築馳道-洛陽至 洲和榆林至薊城→連貫交通,加強邊防。
五) 廣設倉窖-文帝及煬帝在沿河地帶設倉為國家儲糧之所,又在民間設義倉儲糧避荒→府庫充實,至唐初仍有隋糧可用。

失政及速亡-
文帝失政:
一) 文帝雖崇尚節儉並以身作則,但過於吞嗇,如在災荒也不肯開倉賑災。
二) 文帝生性多疑,猜忌臣下,不少開國功臣被貶或殺。如宰相高熲,對開國定制有功,但被貶為平民。
三) 次子楊廣善於迎合父皇之喜好,又得母后寵愛,在其面前中傷兄長,暗中勾結大臣楊素、宇文述等。文帝失察,廢太子想勇改立楊廣,是為其晚年一大過失。 煬帝暴政:
四) 濫用民力-營建洛陽時每月服役民工達二百萬人,開鑿運河用數百萬人,其他不計其數。
五) 三遊江都-其在位多年,留在京城卻不夠一年,三遊江都連隨行妃嬪、百官及侍衛上萬,護送騎兵廿萬,船五千,挽船人八萬,沿途各地要供需,甚至要人民預支幾年稅。
六) 三征高麗-動員幾百萬但都敗走,連婦女亦要征用之餘,工匠趕工之死不計其數,共死百多萬人。
速亡:
七) 隋未遇嚴重災荒,但政府沒有開倉。人民沒法生活起來反抗,各地豪強官吏則割據稱雄。 八) 太原太守李淵乘機起事,攻入長安另立恭帝,尊稱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廢各稱苛稅重役得百姓的擁護。另一方面,隋煬帝仍沉迷荒淫生活中,群臣把他縊死;李淵迫恭帝退位,稱帝建唐,隋亡。

唐-
唐高祖憑仗優越身世(祖父被封唐國公)及正確的策略成為勝利者。617年,李淵起兵反隋攻入長安,佔永豐倉及長安府庫,得大量糧食;次年隋煬帝被弒,李淵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以長安(即隋大興)為都。唐初各地仍爭戰不休,唐前後用了十年時間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至唐太宗初年全國統一。

玄武門之變-
它是唐初一場兄弟互相殘殺的政變。李世民本跟兄長李建成及弟李元吉不和,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於長安宮北部之玄武門發動政變,殺建成及元吉。四日後高祖禪位於李世民,自為太上皇。

貞觀之治-
李世民為高祖之次子,以玄武門之變取得帝位。即位後改元貞觀。在位二十多年,以隋速亡為訓,勵精圖治,開創唐興盛局面,民生安定,四夷賓服,史稱貞觀之治。
一) 政制-確立中央的三省六部制,明確劃分三省宰相的職權。
二) 政制-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房玄齡富有謀略,杜如晦善於決斷,魏徵直言敢諫。
三) 政制-重地方吏治,把各州刺史名寫在宮裡屏風上,隨時記下其功過。
四) 政制-巡察全國官吏,考核得失。
五) 文教-注重進士科選舉,確立科舉制以選拔人材。
六) 文教-設弘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設專科律學、醫學、算學等,又延攬名儒出任學官;地方上亦有州學及縣學。
七) 經濟-行均田制及租庸調制,政府授田於民種作,輕徭薄賦,改善民生。
八) 民生-記隋速亡之訓,寬減刑法。
九) 外交-當時有少數民族如突厥、吐蕃等,威脅唐的安全,唐太宗根據個別情況,採取征伐、保護、招撫得不同措施,使各族先後歸附,尊其為天可汗,唐當時疆域比秦、漢時還大。

武后稱帝-
唐高宗初年之年號為永徽,永徽年間高宗維持貞觀的政風,史稱永徽之治。高宗玄期多病,漸把政事交予皇后武則天處理。後來唐中宗即位,武則天更臨朝稱制,相繼廢中宗及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唐國號為周,史稱武周,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基本上繼承了太宗的政策,使唐的國勢能繼續發展。但她任用殘酷的官吏,實行高壓政策,大開告密之門,殺害異己。武周維持了十五年(690-705),群臣趁武則天病危,迎立唐中宗復位,並恢復唐的國號。

開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前,曾平息韋后之亂。玄宗在位前期,年號開元,銳意革除武、韋時期的弊政,孜孜求治,政績比美貞觀之治。
一) 政治-任用賢臣-用姚崇、宋璟為相。姚崇多謀善斷,宋璟刑賞無私,樹立良好政風。
二) 政治-澄清吏治-整頓武周後期以來弊政→地方設採訪使→監督州縣政務,考核官吏政績→裁不合格的冗員→+管治能力。
三) 文教-玄宗重視文教,禮聘名儒入宮侍學:設集賢院,搜集及整理典籍。
四) 經濟-派人查戶口、田地→+稅收→貞觀時期的經濟進一步發展。 結果:唐的國力到達巔峰,形成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稱開元之治。

安史之亂-
玄宗在位後期改年號為天寶,當時,國家昇平已久,玄宗日漸驕奢,耽於逸樂,疏於理政,引發安史之亂。
一) 朝政敗壞-玄宗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沉迷享樂,荒廢朝政;先後任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共當權達廿年,使朝政腐敗。李林甫更主張以胡人為將,使安祿山有機可乘。
二) 節度使權力過大-開元年間朝延於沿邊要地設十大兵鎮,長官稱之節度使,原負責軍事→加強邊防。及至天寶年間,節度使兼管行政、財政權,十大兵鎮共兵五十萬而中央不足十萬,胡人出任多,而產生離異之心。
三) 胡人安祿山甚得玄宗寵信,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控制黃河以北軍政大權,因而蓄謀反叛。
經過:安史之亂即胡人安祿山及其部將史思明相繼叛亂,持續八年,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始被平息。
一)755年,安祿山借口討伐楊國忠起兵叛亂,從范陽南下,速佔洛陽,自稱大燕皇帝。
二)長安東之潼關失守,唐玄宗即奔蜀(意味讓位)。途經馬嵬驛,軍隊譁變,殺楊國宗,迫唐玄宗縊死楊貴紀才繼續向西逃亡。
三)安祿山佔步安,玄宗蜀中(益州)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他用郭子儀,李光弼為帥,借回紇兵反攻叛軍。
四)安祿山被子安慶緒殺,唐軍收復長安及洛陽。不久史思明殺安慶緒,攻佔洛陽,又被子史朝義所殺,762年,新即位之代宗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次年史朝義為部下迫死,叛亂結束。 影響:安史之亂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國勢由巔峰急跌。
一) 北方大受破壞-黃河流域經八年戰亂,人口下降,經濟受到摧殘。
二) 經濟重心南移-為逃避戰火,北方人民大量向江南地區遷移,先進工具及技術亦傳人南方,促進東南地區的地區經濟,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
三) 宦官開始掌權-安史之亂發生之後,宦官李輔國參與擁立肅宗有功,得以任要職,參預軍國大政,並握禁軍,開啟唐後期宦官專權的局面。
四) 造成藩鎮割據-唐為穩定局勢,對安史之亂降將採取安撫政策,不但不追究,甚至任用其為節度使,帶來日後藩鎮割據的後果。

衰亡-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民變→覆亡
一) 藩鎮割據-唐在應變安史之亂時+了一批節度使,平定後封賞安撫時又增一批,總數四十餘個。強者擁兵自重,甚至不接受中央委派的官吏,載留賦稅。節度使死後更形同世襲,又以安史降將的節度使最為跋扈。藩鎮間常有戰亂,使政局動盪不安,以迄唐亡。
二) 唐朝宦官的受重用始於玄宗時高力士,朝中宰相如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借助高力士。從肅宗李輔國起,宦宮破例掌握禁軍之權。代宗時又設兩員樞密使,由宦官充任。由德宗起,宦官領禁軍也成定制,他們勾結強橫的藩鎮,操縱宰相的任免甚至掌握皇帝廢立,弒君犯上。
三) 唐朝晚期,穆宗起,朝中主要官員分兩派,一為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另一為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牛黨。兩派之間互相孚奪朝政的權力,又往往各自與宦官勾結,或引藩鎮為外援,擾亂朝政,共歷時近40年,史稱牛李黨爭。
四) 黃巢起事-黃巢在山東起事,其後率部轉戰東南各地,隊伍日漸擴大,達數十萬人之多,先後攻佔洛陽及長安,並於長安稱帝,國號齊;唐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又跟藩鎮聯手加上重要將領朱溫向唐投降,結果黃巢戰敗被殺。黃巢的軍隊蹂躪了唐後期的東南財賦基地,破壞了唐室的經濟命脈。
五) 朱溫降唐後賜名全忠,封為節度使,後來,朱全忠應宰相崔胤的密召帶兵入長安誅殺宦官,結更宦官弄權150年的的歷史。907年,朱全忠迫唐昭宣帝禪位,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建都開封,唐亡。

五代十國-
唐亡後,中國北部流域先後經歷了五個朝代,依次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合稱五代。五代國祚都很短,前後只有五十四年;當中四個朝都以開封為都,只有後唐設於洛陽。
一) 後梁-907年朱溫(朱全忠)所建,五代國祚最長。
二) 後唐-李存勗所建,五代中領土最廣。
三) 後晉-石敬瑭所建,他為酬謝契丹出兵相助,尊契丹主為父皇帝,自為兒皇帝,並將燕 雲之地割讓於契丹;燕 雲之地的喪失,使中國北方失去了防衛屏障,影響當時及北宋的邊境安全。
四) 後漢-劉知遠所建,是五代國祚最短的。
五) 後周-周太祖郭威革除統治者好殺的風氣,頗多善政。繼位的世宗柴榮(太祖養子)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重用儒士、整頓吏治及獎勵農桑。同時世宗編練了一支精銳的禁軍,親自指揮,南征北伐,拓展了後周的疆域,奠定了日後宋代統一的基礎。

於五代同一時期,長江留域及其以南地區,還有今北方的山西,先後出現了約十國的割據政權,史稱十國。當時南方諸國所受戰禍較少,局勢相對穩定,各國國祚亦較五代為長
一) 前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國祚二十三年,亡於後唐。
二) 吳-楊行密所建,定都揚州,國祚三十六年,亡於南唐。
三) 楚-馬殷所建,定都長沙,國祚四十五年,亡於南唐。
四) 閩-王審知所建,定都長樂,國祚三十七年,亡於南唐。
五) 南唐-徐知誥所建,定都江寧,國祚三十九年,亡於北宋。
六) 吳越-錢鏐所建,定都杭州,國祚七十二年,亡於北宋。
七) 後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國祚三十三年,亡於北宋。
八) 南漢-劉龑所建,定都廣州,國祚五十五年,亡於北宋。
九) 北漢-劉崇所建,定都太原,國祚二十九年,亡於北宋。
十) 南平-高季興所建,定都荊州,國祚四十年,亡於北宋。
周世宗英年早逝,繼位的周恭帝只有七歲。960年春,突然北方邊報告急,禁軍將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奉命率兵抵禦,行至開封城北的陳橋驛,手下將士諾譁變,將一件黃袍加在他身上,擁立其為皇帝,他立即回師逼恭帝退位,建國號宋,是為宋太祖,史稱陳橋兵變,隨後,宋朝相繼消滅中國中尚存的國家,結更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歷史上有證據證明他有心反叛,證據有二:一為黃袍加身後他立即回師,二後史書道他被黃袍加身是醉醒之時,他絕對清醒之餘,不應行軍時喝洒。

五代十國的政、經狀況
五代政局
一) 篡奪相乘-五代君主立國,大多以篡奪得來。例如朱溫篡唐自立,建立後梁;後晉、後周的開國君主都是以大臣的身分奪取帝位,甚至其後建立的宋朝也不例外,因此五代國祚很短,政局動盪。
二) 武人專權-五代的開國君主亦曾任節度使又出身軍旅,又依靠武力建國,大多缺乏政治才能,治國無方。因此五代政治無法上軌道,反而多戰,使北方處戰亂狀態,又橫徵暴,濫施刑罰,人民飽受痛苦。
三) 綱紀淪落-由於篡奪相乘,武人專權,君臣之義難以維持,道德綱常淪落,如大臣馮道,歷仕後唐至後唐四朝十個君主,還悠然自得,自稱「長樂老」。
四) 胡人掌政-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君主均為胡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被胡族統治的時間較長,政局就較動盪。胡人尚武→忽視文化教育→五代的文教水平較十國低→社會風氣敗壞,國家觀念也較薄弱。
五) 邊患威脅-當時北方邊患是契丹。石敬瑭向契丹借兵滅後唐,乃割讓燕雲之地予契丹,使華北一帶防線喪失,無險可守,其後契丹主稱帝,國號大遼,成為北宋大患。

開國君主簡介-
一) 朱溫-黃巢部將,後降唐,為宣武軍、准南軍節度使,封梁王,篡唐。
二) 李存勗-唐河東節隻使李克用之子,繼位後戰後梁,滅後梁。
三) 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投靠契丹借兵滅後唐。
四) 劉知遠-後晉河東節度使,在遼滅後晉後稱帝。
五) 郭威-後漢天雄節度使,軍士擁立。

十國經濟
南方受戰亂破壞較少,局勢較穩定。南方君主多注重發展農業生產,加上中原人口不斷避禍南徒,為南方帶來更多勞動力和生產技術,使其經濟得到好的發展,超越北方,長江流域成為新的經濟重心。另外君主重視文教,文化比北方興盛,填詞尤是盛行。

北宋-

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借陳橋兵變,建立宋朝,首都仍在開封,亦即汴京,史稱北宋。宋太祖用先南後北之策,進行統一戰爭。經太祖、太宗兩朝近廿年間,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分裂局面。不過北宋未能收復燕雲之地,疆域能與唐代相比。 太祖吸取唐未五代的歷史教訓,為防地方權力過大,君弱臣強的局面再現,按宰相趙普的建議採取強幹弱枝政策,通過軍、政、財、司法制度改革加強中央集權;但結是是流弊叢生,帶來更多新問題。

中央集權的政策-
一) 杯酒釋兵權-為集中軍權,太祖宴禁軍將領,乘機解除軍權,期後亦用同樣手段解除一些節度使的軍權。
二) 各地選拔精兵加以編練成為禁軍,老弱兵士則為廂軍,駐守本州供官府差役用→中央在兵力上有大優勢
三) 更 法-禁軍輪流守邊境,統兵將帥經常調換;戰時由皇帝臨時任命將帥帶兵作戰,以防武將擁兵跋扈。
四) 改變宰相執軍、政、財大權的制度,分割相權;設中書省掌政務,長官稱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院掌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財政由三司掌管,長官三司使,合稱「二府三司」。它們互不統屬,直接向皇帝負責→宰相權力減少-不易專權。
五) 差知州、知縣管理一州、一縣息民政,又加派通判到各州以監察各州,知州政令須通判聯署方能生效,避免知州專權。
六) 州縣的賦稅留行政費後一律由「轉運使」運往中央,地方長官不得擁大量資財。
七) 各地死刑、大案必先奏聞中央,交刑部覆審,終審權收歸中央。
利:武將不得擁兵跋扈,宰相不得專權,地方長官不能坐大,扭轉唐未五代「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局面,有利國家統一和政局的安定。
弊:官員權力分散,行政乏效率;政府架構臃腫,出現大量冗官。地方資財短缺,難以進行建設;地方軍力薄弱,難以應付變亂。宋代禁軍雖由皇帝正接控制,但經常更換統帥,「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造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現象,產生不協調,指揮困難,戰力大減。
重文輕武的政策-
北宋為免武人專權,施政有重文輕武的取向,重用文士,抑制武人→使北宋成為真正的文治政府但抑制過甚→軍威不振
一) 士人一旦科舉合格不須再選即可授官,因而使大量文人入仕。
二) 文官不只作行政,更掌樞密院、作監軍甚至為統帥。
三) 軍事決策權多在文士手中。 四) 設殿前都指揮使、馬軍都指揮使及步軍都指揮使,合為三帥,有握兵之權而冇調兵之權(歸樞密院),樞密院雖可調兵但不可掌兵。 影響 文治加強-改變五代以來尚武的風氣,武人受抑制,避免陳橋兵變之類故事重演,使北宋政局安定,文治大為加強。 軍威不振,武功不興-將領難以發揮,影響士氣,削弱戰力,後來成為對遼及西夏處守勢重要原因之一。

5 comments:

  1. 嘩~好勁呀~佩服佩服~=v=add oil of the exam ~(especially of maths )我溫中史一定唔會好似你咁溫,因為...我睇到暈左!太多字啦~都係用番中史書一頁一頁睇算啦~-3-

    ReplyDelete
  2. 啱啱睇完你既click啦~好睇呀... XDD’’
    PS 如果你唔驚你既意見箱爆位既話,我會日日都黎睇ga + leave CM~哈哈~

    ReplyDelete
  3. 謝XDD

    呢到留言係唔會爆我email geXD

    中史書溫更暈,有D概念會搞亂晒

    ReplyDelete
  4. ~o~咁我就日日都留啦~XDD 我憤左用中史書溫呀~因為recite左本中史書就可以唔駛記d唔記d,記到亂晒~ -v-(<--怪人一名...)
    PS:其實我好好奇點解你會叫做楓...係唔係自己作GA?

    ReplyDelete
  5. 咁你知唔知我前筆名係咩?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