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6 October 2008

比較新宋和回明 (3)

-選段隨筆 →回明 大部分都是卷5-8的內容,整個故事比較貼歷史的一段。 「……可是,皇上那裡好說,難的是如何讓百官點頭呀。那些朝中大臣對他們不瞭解的大海看得可有可無,把天朝上國的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輕海洋、輕通商,後世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以此時文武百官的觀念和意識又有幾人能夠理解、能夠接受? 很多事都是做起來並不難,難就難在沒有人想得起去做。即便有人想得起,墨守成規的人也會使盡手段的不許你去做。而在他的心目中,還認為自己是在堅持正義,是在做為國為民的好事。……」 海禁主要有四個原因:黨爭,內外掌海軍權不能解決。內庭掌權使文官砌出天朝政策。古書弊病,認為商賈未道。最後是壟斷問題。 的確,黨爭永遠是一個政治問題。唐、宋、明如此盛世也因為黨爭而衰亡。所以兩部小說的安排,都需要是外有文官支持,內有宦官幫手的領導人做主角,如此一來,改革不會起(大規模)黨爭,不會像王安石那樣,內在手段也不會被彈劾。 「……正德擦了一把淚痕,從桌上拴起那張奏折,慘笑道:「封還?這次是內閣三公、六部九卿、文武百官逼宮來了,你要朕怎麼辦?」   門外劉謹等人早就悄悄候在那兒,聽到此處終於相信楊凌說滿朝文武試圖將他們全部斬首的話是真地,自己受那些管事太監地吹捧確是中了東廠的奸計了。」 明代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官場嚴厲,但書中所述正德感覺上好像未成熟的新宋趙項。 「……李東陽垂下眼來,吸了口氣沉聲道:「皇上,東廠遠在千里之外,如何事先得知王尚書會宴請楊凌?如何會知道雙方會在席上交惡?此事太過蹊蹺,其中細節疑處甚多,可否宣楊大人上殿一詢?」   正德皇上劍眉一皺,俊美地臉蛋上溢出一絲憤怒,高聲道:「疑處甚多?錦衣衛張繡為何在天津衛設伏?東廠為何派出兩萬多名番子在來京道路上四處攔截?他們再三阻止楊卿回京分明是心中有鬼,唯恐惡行敗露!」   他砰地一拍桌子,怒道:「楊卿現在還在回京路上,朕剛剛已下詔令劉瑾率神機營官兵前往接應。若是楊卿有所閃失,朕定要那班奴才償命!」……」 中史論明代宦禍都是廠衛集一人之手,但也有弘治朝的王岳那些頗好的廠督,要不是正德立內廠,他應該不會狗急跳牆參一手去除所謂八虎和楊凌了。 to be continue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